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

關燈
從西京出來,沿著黃河東行,整個中原大地,緩緩敞開了懷抱,放眼四望,心胸開闊,氣象萬千。

最近一些年,氣候越來越差,變化無常,災害增加……不過好在今年是個太平的豐收年景。農人忙碌,搶著晴天,把莊稼谷物都收回家裏。

一家人的吃穿花用,就指著地裏的收成了。

雖然大宋的工業化進程已經開始,但是大多數的區域還都是傳統的農業為主,老百姓的生活並沒有什麽改變。

許多人只有在秋收這幾天,才舍得蒸饅頭,吃幹的,好有力氣幹活,至於平時,大半的時候,都是喝粥。

也只有收獲的時候,小孩子才是最高興的,他們在田裏跑來跑去,發洩著旺盛的精力……這一切在趙曙的眼睛裏,都顯得十分有趣。

身為皇帝,別說離京,就算走出皇宮的機會也不多。

這一次王寧安去濟州和兗州考察,小皇帝實在是憋不住了,他喬裝微服,跟在王寧安的隊伍當中,也出京瞧一瞧。

作為皇帝的死黨,狗牙兒也跟在旁邊。

他現在是一身盔甲,頗有些威嚴的模樣,不過到了吃飯的時候,立刻就原形畢露。他給趙曙和自己一人一碗泥鰍湯,泡著餅子,吸溜吸溜,吃得別提多美了。

看著兒子蹲在馬車旁邊,毫無形象的德行,王寧安就發愁,這兒子算是讓蘇軾給毀了,你就不能優雅一點嗎?

可是當他看到趙曙也是這副樣子的時候,王寧安就頹然長嘆,自己這個帝師還真是失敗啊!

懶得廢話了,還是趕快動身吧!

離京不到一個月,他們終於來到了濟州境內。

也幸虧是這些年大力整修道路,建造橋梁,路上方便了很多,沒有什麽耽擱,才能來的這麽快。

有人要問,變法好多年了,錢都花在哪裏了?

怎麽還缺錢啊?

其實每年國庫的收入是不少,但是需要花錢的地方還是太多,太多。

各地要修道路,修橋梁,還要挖井,修溝渠,打井……這些工程,都要花費巨資,而且需要很長時間,才能收回投入。

還有一些工程,比如軍營啊,城墻啊,倉庫啊等等,根本永遠收不回來。這些建設當然會增強國力,但是算在戶部的賬上,就是每年赤字,財政壓力巨大,戶部叫苦不疊,弄得王寧安都有點喘不過氣來。

其實當初提議,發展棉紡的時候,王寧安是想從朝廷出錢,補貼棉農的,可問題是要錢的人太多了,幽州和西北有牧民,東南有桑農,光是給棉農錢,說不過去……索性,只能交給下面的人去闖了。

不當家不知柴米貴,只有坐在了這個位置上,才知道擔子有多重。

也正因為如此,濟州和兗州的實驗都顯得非常重要。

大宋太需要拓寬財路的辦法了。

他們第一站,就到了濟州。

在兩個月前,文彥博就親自趕了過來,督收棉花,轉賣給工廠,協調各方,尤其是調節紡織機器,培養工人……大約在20天之前,濟州一共3座棉紡工廠運作起來。

蒸汽機驅動,機器運轉起來,錠子飛速轉動,眼看著棉線就紡出來了,然後從棉線變成棉紗,布匹就跟流水似的,嘩嘩流淌……

文彥博看得都目瞪口呆,驚得眼珠子溜圓兒!

老文什麽都見過,就是沒見過工廠機器的威力。

他粗略估算了一下,三座工廠,每個月開足馬力,晝夜不停織布,每個月能織出18萬匹,到年底就是54萬匹,比起預估的還要多4萬匹!

天竺那邊的訂單算是夠用了……文彥博抓住胡須,微微思索,織出了這麽多棉紗,下一步還要擴大規模,另外呢,還要增加染坊……對了,關口還是棉花要夠用……明年要全面改種棉花,要力推下去,整個京東路,都要種植棉花。

還有,應該向西京銀行借款,肥水不流外人田,有錢大家一起賺……不得不說,文彥博觀察了王寧安這麽久,算是把他的那點本事都學來了,連用金融扶持產業都會玩了,試問,王寧安還剩下什麽了不起的本事?

兒子說得對,就應該讓天下人看看,尤其是讓皇帝看看,我文彥博的本事!

……

老文信心滿滿,把王寧安和趙曙接到了濟州,因為是微服而來,也就沒有那麽多的禮數,趙曙歇了半天,就迫不及待到了棉紡工廠。

離著廠區老遠,就看到了濃煙滾滾,嗆得人直咳嗽。

沒法子,蒸汽時代就是如此,要用蒸汽機,不燒煤是不成的。

文彥博還饒有興趣,告訴趙曙,他們的工廠運轉起來,每個月要消耗50萬擔煤炭,這些煤炭都是從兗州煤礦運過來的。

光是煤炭一項,一年之內,就能給朝廷增加15萬貫的稅收,地方還能分到3萬貫過路費,另外又增加了2000煤礦工人。

文彥博是眉飛色舞,誇誇其談,還不時沖著王寧安呲牙一笑,那意思分明再說,小子,服氣了吧,知道老夫的厲害吧!

還真別說,文彥博能把棉紡工廠弄得這個程度,真是令王寧安大開眼界,他的確有些佩服老文了,是真的有能力。

趙曙欣欣然,參觀了紡織棉紗的車間。

當看到棉紗不斷流出,趙曙也是驚喜不已。

“師父,只怕這個工廠比上千織工還要厲害啊!”

“嗯!”王寧安點頭,“據臣所知,一個上千人的作坊,靠著收工織布,一年下來,最多也就織八千匹!”

趙曙大驚,“這麽算下來,平均一個織工,一年才能織出來8匹布?那可是夠辛苦的。”

“可不是!”

文彥博把話接過來,“陛下,一個熟練的織工,一天織六個時辰,也僅僅是三尺布啊,一年下來,累死累活,也織不到10匹布……我們賣給海外,一匹布在15貫到18貫之間,因為是黃金白銀結算,還能占一點便宜,但是也不到20貫,其中光是織工的薪水就有4貫錢,原料至少2貫,印染1貫,給朝廷納稅4貫,扣除運費、織機、雜項……傳統的手工作坊,一匹布的利潤,只有3貫,如果是賣給大宋境內,只怕連一貫都沒有。”

趙曙聽完,連連點頭,上千織工的規模,一個作坊算下來,也僅有一兩萬貫的利潤,當然這不是個小數目,但是和想象中,日進鬥金,完全不同……實際上多數的作坊,只有幾十個人,哪怕自家人跟著幹活,一年下來,凈賺也不會超過200貫。

“果然是民生艱難,商人也不容易。”趙曙好奇道:“文相公,那改用蒸汽織機呢,能提高多少?”

說到這裏,正好戳中文彥博的心思,老家夥難掩喜色。

“陛下,臣剛剛說了,這樣一個工廠,一個月就能產6萬匹棉布,而工人,卻只要600人!”

趙曙大驚,換句話說,一個工人一個月就能產出100匹,頂得上手工作坊十個工人,一年的產量!

這未免也太嚇人了吧!

趙曙也跟著師父學了很多經濟學的常識,粗略算算,單是工人的生產效率,就提升了1000倍,當然考慮到蒸汽機的價格,還有廠房,煤炭等消耗,遠沒有這麽懸殊,但也相當可觀。

效率提升,帶來的是人力成本瘋狂下降,以往攤到每匹布,是4貫的人工費,現在呢,或許只有只有幾十文錢。

而且大規模出貨,運費又能節省很多,原料采購的費用也能降下來一些,換句話說,即便是每匹布10貫,還是比傳統的手工作坊賺得多!

狗牙兒很好奇,他找來了一塊棉紗,和身上穿的對比。

機器織出來的,還是有問題,比如粗細不均,也不夠致密,用力撕扯,就會裂開……遠不及手工來的精致,這也沒什麽奇怪的,畢竟最初的機器就是不如手工來得好!

但是,因為成本的問題,已經可以碾壓手工作坊了。

畢竟棉紡工廠出來的一匹最多能壓到8貫,而這個價錢,已經擊穿了傳統作坊的成本,等於直接宣告了傳統作坊破產。

威力之大,堪比核武器!

從工廠出來,趙曙的耳邊,依舊回蕩著機器的轟鳴聲。

他偷偷看了眼王寧安,目光中滿是敬畏。

當初師父說蒸汽機能給大宋帶來500年國運,現在趙曙承認了,這東西的確厲害!

“文相公,你算過沒有,這個工廠能給大宋帶來多少稅收?”

“啟稟陛下,老臣算過了,50萬匹棉布,貨與天竺和大食,按照12貫一匹算,就是600萬貫,朝廷抽百分之25的稅,就是150萬貫,另外還有煤炭,蒸汽機,棉花,各種產業,總計能增加的稅收,正好是270萬貫……和去年廣南西路,一路的稅收,相同!”

文彥博故意聲音不大,可是聽在大家的耳朵裏,卻仿佛是雷霆響起,驚天動地!

不得不說,工業的確是個了不起的東西,富國裕民,歸根到底,還是要發展生產啊!

此刻,老文是頗為得意,他辛辛苦苦,忙活了大半年,為的就是這一天!別以為只有王寧安和拗相公會理財,他文寬夫也不差!

如果再建幾十個紡織廠,大宋的稅收直接能翻倍,王寧安,你有什麽了不起的,看到老夫的厲害了吧!

“王爺,還不知道兗州那邊如何?以老夫觀之,應該比我這邊強多了吧?”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